Appearance
集群配置
在了解 orapis 集群的相关内容之后,本章节我们将为您详尽地阐述在 orapis-engine 该如何进行集群的配置操作。
⚠️注意:使用服务器集群的功能需先为 orapis-engine 完成注册。
点击 (主菜单)配置管理
-集群管理
, 进入集群配置页面:

创建集群
由于 orapis 服务集群以Tendis为配置存储中心,所以创建集群前需备好可正常连接使用的Tendis数据库。
📝:Tendis 完全兼容 Redis 协议,因此也可以使用 Redis。
创建集群需要填写以下配置信息:

集群名称:用于标识特定 orapis 服务集群,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和管理不同的集群。
Tendis IP地址:Tendis(或 Redis )数据库地址(IP 或域名),用于指定连接目标。
Tendis 端口:Tendis(或 Redis )服务端口,默认为 6379( Redis 默认端口)。
Tendis 数据库:连接的 Tendis(或 Redis )数据库索引,默认为 0。
Tendis 密码: Tendis(或 Redis )密码,若无密码则留空。
浮动IP: Keepalived 中配置的 虚拟IP(配置文件keepalived.conf中的virtual_ipaddress),未使用 Keepalived 时应配置服务器真实 IP。
负载均衡算法:用于分配工作负载(如客户端请求)到集群中多个节点的规则或策略。合理的负载均衡算法能提高资源利用率,确保服务高效稳定运行。
权重:在集群进行负载均衡时,用于表示当前节点在分配负载方面的重要程度或能力的一个指标。权重越高,该节点在负载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,将承担更多的工作负载。
集群配置填写完成后,点击 确定
按钮,加入集群。
若所在节点的 orapis-engine 已经存在历史使用数据(如APP、资源等)时,需点击 清空
按钮进行初始化。
⚠️注意:此操作会清空当前 orapis-engine 的所有历史数据,且不可恢复,请谨慎操作。

创建集群成功后(自动)重启 orapis-engine ,故需重新登录。
加入集群
点击 加入集群
按钮后,仅需输入已创建集群的 浮动IP,即可加入集群。

加入集群同样会进行历史数据检测,存在历史使用数据时,需点击 清空
按钮进行初始化。
⚠️注意:清空历史数据不可恢复,请谨慎操作。
集群管理
在 创建/加入 集群完成后,可进入集群管理界面:

在上图中,可以看到集群管理界面由两部分组成,集群配置 和 集群节点 。
orapis-engine 服务器集群 采用去中心化的独特管理方式,各个节点地位平等、相互协作。凭借这一架构优势,用户可通过集群中任一节点的 orapis-engine 后台管理网页,便捷地实现对整个集群的管理。这种去中心化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,即便部分节点出现故障,也不影响集群整体运行,还增强了可扩展性,便于灵活调整节点数量。
集群配置
通过点击 集群配置
按钮,可动态修改 浮动IP ,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和业务需求的迁移,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选择合适的 负载均衡算法 ,让集群中的各个节点更加高效、均衡地分担工作负载。

集群节点管理
集群节点列表中,对集群内所有节点集中管理:

点击 新增
按钮,可通过 IP地址 邀请已安装并启动 orapis-engine 的服务器节点加入集群, 并可配置节点的负载均衡权重。
⚠️注意:被邀请加入集群的节点的 orapis-engine 需为 已注册 状态,并且注册团队需与当前集群节点的注册团队 一致。

列表中服务器节点有以下属性:
节点名称 :节点服务器的主机名,加入集群时自动获取且不能修改。
IP地址 :节点服务器在网络环境中被定位和识别的地址。当 IP地址 所在服务器同时接管 浮动IP 时,内容将被突出显示,如以上节点列表图中的IP地址 192.168.2.28 。
权重 :在集群进行负载均衡时,用于表示当前节点在分配负载方面的重要程度或能力的一个指标。可点击节点的 编辑
按钮进行动态修改。
启用状态 : 启用
/ 停用
。节点服务器在集群中的启用状态,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接收负载均衡服务器转发的流量。可点击节点的 编辑
按钮进行动态修改。
在线状态 : 在线
/ 离线
。表示自动检测到的节点服务器 orapis-engine 是否处于可正常响应和处理请求的状态。
若要将节点脱离集群,只需点击节点的 踢出
按钮即可。
节点被踢出集群后转变为单机模式,orapis-engine 不会被初始化,将保持被踢出集群前的历史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