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earance
orapis 集群服务
在购买使用许可并在 orapis-engine 完成注册后,即可使用 orapis 集群服务。以下是集群的基本概念和 orapis 集群架构说明。
什么是集群?
服务器集群 是由多个物理服务器组成的统一计算资源池,通过高速网络相互连接,共同承担计算、存储和服务等任务。集群中的每台服务器被称为 节点,这些节点协同工作,共同处理请求、共享资源并完成任务。
集群通常采用集中管理方式,确保系统的高效性、可靠性和可扩展性。
集群的作用
- 提高系统可靠性
集群模式通过冗余部署,即部署多个节点来共同承担任务,有效增强了系统的容错能力。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,其他节点可以迅速接管其工作,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从而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。
- 实现负载均衡
在集群模式中,请求或任务可以被均匀地分配到多个节点上进行处理,避免了单点过载的问题。这种负载均衡机制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,确保用户获得流畅的使用体验。
- 增强系统扩展性
集群模式支持水平扩展,即可以通过简单地添加更多节点来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。这种扩展方式无需对现有架构进行重大更改,因此能够灵活地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。
- 优化资源利用
在集群中,资源(如CPU、内存、存储等)可以被多个节点共享和高效利用。这种资源管理方式有助于降低硬件成本,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,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。
- 提高系统安全性
通过在集群中部署多个节点,可以实现数据的备份和冗余存储。即使某个节点受到攻击或发生故障,数据仍然可以从其他节点中恢复,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。
- 简化系统管理
集群模式提供了集中化的管理和监控功能,可以方便地查看和管理集群中各个节点的状态和性能。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,提高管理效率,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为什么使用集群?
-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
服务器集群的一个主要优势是高可用性。当某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,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将继续提供服务,避免服务中断。通过冗余硬件和实时备份,集群能够在硬件故障时迅速恢复服务。
- 负载均衡
负载均衡集群通过自动分配请求到不同的服务器节点,确保每个节点的负载均衡,避免节点因高负载而崩溃。负载均衡不仅能提升系统吞吐量,还能显著提高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。
- 动态扩展
服务器集群具有良好的扩展性。随着业务量或数据量的增加,可以动态添加服务器节点,从而扩展集群的处理能力,避免传统单机服务器在负载增加时出现瓶颈。
orapis-engine集群
在 orapis-engine 中,集群模式采用 Tendis 来进行配置管理。当对集群中的任一节点(服务器)的 orapis-engine 配置进行修改时,这些修改会被同步至 Tendis 存储系统中。而其他的集群节点则通过读取 Tendis 中的配置信息,实现与整个集群配置的同步更新,确保集群配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。

以上是 orapis-engine 的集群架构图。orapis-engine 需被部署至所有参与集群的服务器中(包括负载均衡服务器 1、2 等 和 服务器 1、2、3 等)。
客户端请求
orapis-engine 服务集群可仅向客户端提供单一访问地址,客户端通过该地址访问服务。
实现高可用
借助 Keepalive 实现高可用性,可仅向客户端暴露一个用于访问的虚拟地址。当 Keepalive 内处理流量的服务器出现故障时,其他负载均衡服务器可迅速接管该虚拟地址,接收客户端请求并进行负载均衡转发,有效增强了系统的容错能力。
负载均衡
当客户端请求抵达负载均衡服务器后,服务器依据所配置的负载均衡算法,将请求合理分配转发给集群内的服务器。
集群配置同步
采用 Tendis 作为配置存储中心,能够同步集群内所有节点的配置信息,确保各节点配置的信息一致,便于集群的统一管理和维护。